2014年2月18日星期二

哈菸「包年數」逾30 每年要癌篩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不到黃河心不死!要愛抽菸的人戒菸總是難上加難。對於這些哈菸族,醫師除了不斷勸導戒菸之外;更是呼籲,尤其是抽菸的「包年數」超過30以上者,就應該要每年做肺癌篩檢,以期能及早發現並即時做治療,才能夠提高存活機率。
▲哈菸族「包年數」逾30 應每年篩檢肺癌(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香菸中的尼古丁與焦油危害健康甚鉅,尤其是肺部,更是首當其衝;安南醫院家醫科蔡忠紘醫師表示,根據衛福部統計,肺癌發生率與死亡率皆高居前三名,故有受封為「國人健康NO.1殺手」,而唯有在症狀未出現前,儘早檢出早期肺癌並治療,才能夠提高存活機率。
蔡忠紘醫師指出,吸菸、有肺癌家族病史、曾罹患肺結核或慢性阻塞性肺病,以及曾曝露於放射線或石綿,都是罹患肺癌高危險族群;其中吸菸跟肺癌是最直接有關係,而且二手菸早已在國際上公認為致癌物,連三手菸也有可能會致癌。
蔡忠紘醫師進一步指出,美國預防工作小組(U.S. Preventive Services Task Force)在2013年底公布最新肺癌篩檢建議中提到,年齡層在55至80歲,若吸菸「包年數」逾30者,就應每年定期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所 謂「包年數」,就是每天吸菸包數乘以吸菸年數(如每天抽1包菸持續30年則包年數為30),以期能藉由早期發現及治療以降低肺癌死亡率。
根據研究顯示,相較於胸部X光檢查肺癌,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更能早期發現小於2或3公分的肺癌病灶,長期追蹤後發現,肺癌死亡率可降低約20 倍;不過,蔡忠紘醫師提醒,哈菸族是肺癌的高危險群,雖然每年定期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檢查能盡早發現,但這畢竟只是治標,治本之道還是應該要戒菸。

www.polyhealth.com.hk

中銀總行一85後員工猝死 金融行業成亞健康重災區

據經濟之聲《天下公司》報道,1985年出生,畢業于北京大學,當年山東曲阜高考狀元,就職于中國銀行總行公司部,聽到這些描述,不少人會羨慕這個就職于高大上金融圈的年輕人吧。
但讓人痛心的是,今年春節長假期間,這名獨居的男員工猝死在自己的房間裏,春節長假過後兩天還沒來上班,直到警方破門而入才發現他已經去世四天,據知情人士透露,是醉酒沒有醒過來。
這位年輕人的不幸遭遇引發大家對于金融圈工作狀態的關注。當然不能判斷說,這位年輕員工猝死就是金融行業工作壓力大導致的可能意外的成分居多。不過,這兩年金融圈員工意外事件也確實是時由耳聞,有的和工作壓力還是有一定關係的。
2011 年,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普華永道的一位女白領,在高強度工作壓力下因急性腦膜炎去世;2012年,國信證券投行部業務部33歲的執行總經理郭熙 敏,因心臟病離世;就在去年,一個在倫敦金融城頂尖銀行奮力打拼的21歲實習生,連續三天每天工作21小時後暈倒,搶救無效去世。
不可否認,一直以來,在金融圈,高收入、高福利的標簽總是與工作超負荷和壓力大的標簽並存。不管是追求極致、完美主義的工作狂,還是被領導、業績壓力所迫的新人,連續瘋狂加班、淩晨打車回家、甚至通宵達旦,都不是什麼罕見的經歷,包括金融中高層也需要承受很大的壓力。
經濟之聲記者王浩採訪到一家股份制銀行從業者的張雲,他說,在銀行工作,外面的人看你挺風光,賺錢又不累,于是送個綽號叫“高帥富”,但自己的苦自己知道,從事金融工作,各種考核指標時刻懸在頭頂,要想掙到錢,就要無理由完成任務,否則準備待崗吧。
張雲:企業的業務經理,表面上看他們很風光,其實真不是那樣的,有些時候陪客戶吃飯不得笑一晚上臉都笑木了,喝酒喝太多對身體不好。老百姓他不會覺得說你這個東西有多少艱難,他只會覺得你好的一面,只能說家裏有人是幹金融的才能明白幹金融的不容易,只能這麼說。
張雲說,不少金融人是年輕的時候拿身體賺錢,歲數大了拿錢養身體,這是一種可悲的循環。
張 雲:以招行的櫃員來講,他們吃飯是沒有時間的,有可能中午一頓中午飯要下午3點才吃,一個人還要負責一些事項,還有監制一些存款的任務。有時候幹一天活 下來,突然間有人罵你一句,你心理就堵得荒,從崗位的角度來講,你又不能和客戶有過多的交涉,所以現在真是比較難做。關鍵現在找一份比較穩定的工作確實比 較難,競爭都非常激烈。你要進入銀行,你估計從外人角度講你發展肯定會特別特別好,給別人感覺工作又體面掙的又多。但是,從人生規劃來講,你這個路有點走 窄了,我們在銀行好幹,你出了門不可能再幹別的了,現在好多人都覺得銀行因為壓力大。所以,制訂一個人生規劃,比如幹到40,我的錢掙出來了,剩些年我就 不幹這個了,我幹點別的去,幹點比較簡單的工作,恨不得錢掙少點,不要太累。年輕的時候拿身體掙錢,歲數大的時候拿錢養身體,其實是比較可悲的人生狀態 吧。
金融分析師魯政委告訴記者,自己每天工作10-12個小時,各種出差去年一年飛了117次,工作強度相當大。
魯 政委:我每天工作的時間基本上是10-12個小時,中午只有一個小時休息時間。我個人平均每一個星期,我差不多是一個星期要寫兩到三篇報告,這還不包括 看別人的報告。你知道我去年一年出了多少趟差嗎?我去年一年參加了業務會90次,90次是什麼概念呢?全年不算放假也就52周,然後我去年一年飛機上統計 了我是飛了117次,我跟飛行員的工作量差不多,因為飛行員通常是做一休二,飛一天休息兩天,你想想這樣的工作強度不算大嗎?
不過,有來自另外一家銀行的工作人員卻告訴記者,工作壓力一定程度上也跟個人的選擇有關,有的人天生工作狂。
重度亞健康的Top5行業
根據2012年世界衛生組織與國內機構等聯合調查,進出口貿易、金融、電信、IT和專業服務等五大行業,成為重度亞健康的Top5行業。同時亞健康人群逐漸年輕化、白領化。
去年中國醫師協會與體檢機構聯合發布的調查顯示,中國金融從業人員健康狀況不佳,在參加體檢的6638人中,僅有16人完全正常,八成處于亞健康狀態。
不 光是普通員工,《財富》雜志中文版聯合北京易普斯咨詢有限責任公司最新發布一份報告——2013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數據顯示,最近3年內,高級 經理人中感受到較大壓力的人數比例呈現增長的趨勢,2013年有77.2%的高級經理人面臨高壓力困擾,消極情緒很普遍。
這 項調查已經連續開展十年,在最新的調查結果中,一個特別值得關注的變化是,“越來越差的空氣質量”第一次成為最多經理人感受到的壓力來源,佔比 44.2%。2013年,全國霧霾天創下了52年來之最,影響全國25個省份、100多個大中型城市,有首歌唱到“會呼吸的痛”,用在這兒真是合適。
繼續看高級經理人的壓力源,緊隨其後還來自于:居住環境及出行過度擁擠(34.5%);全球經濟低迷,影響企業發展(32.4%);工作負荷大、要求多(32.4%)。
其他的,包括生活瑣事、婚戀問題以及心理困擾等,則是排在最後的,是最少帶給高級經理人群體壓力的事件。
雖 然壓力難以精確測量,但這份報告也很能說明問題。高級經理人不是業主,卻是企業最高管理者的群體,他們迅速崛起、日漸龐大,手握企業資源調動大權的同 時,也不得不承受因此而帶來的責任。尤其是中層管理者,成為感受到最高壓力的群體,因為他們更像是一個“夾心層”,受到上級績效要求和調動協調下屬的雙重 壓力。
事實上,對更多的普通公司人尤其是在一線大城市的公司人來說,壓力無處不在。在北京上班的白領一 族郭女士就表示,在功利的社會環境下,成功的標準不外乎有 錢、有房、有車……房價高企、霧霾天氣頻發、生活成本增加、交通擁堵等各種因素的存在,都在一定程度加劇了來自工作方面的壓力。
郭女士:可能因為現在我還是單身,所以更多的工作上面有時候需要加班,節假日也不能休息,再就是我覺得在北京這兩年可能生活環境就是特別厭倦、厭煩,想到一出門就要有霧霾天,堵車,特別的崩潰,現在物價又上漲。
2013年度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源狀況
壓力產生負面影響
2013年,壓力對高級經理人個人生活方面帶來的影響排在首位的仍然是“產生消極情緒”,其次是產生失眠或其他睡眠問題。在對工作方面帶來的負面影響上,主要是“工作效率降低”和“對工作缺乏興趣”。這幾方面的影響相比去年都更加惡化。
企業家案例
搜狐首席執行官張朝陽
2013年,消失于公眾視線也遠離企業管理一年之久的張朝陽,在《楊瀾訪談錄》坦言:我這麼有錢,卻這麼痛苦。焦慮、抑鬱……精神上常常處于一種外人無法理解的恐懼之中。我跟團隊說我不能工作了,必須去解決我的問題。
創新工場CEO李開復
2013年9月,歷任蘋果、微軟、谷歌高層管理者的李開復,通過微博對外宣布自己罹患淋巴癌,全身有20多處腫瘤,得病原因是作息不規律、長期熬夜,以及壓力過大。
中國醫師協會專家分析,工作超負荷、精神壓力大和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亞健康的關鍵因素,在生活方式上,比如吸煙、飲酒、缺乏體育鍛煉、飲食結構不合理及營養過剩等,都是導致肥胖、血脂異常、脂肪肝的主要原因。
在這種情況下,還保險企業甚至推出了專門針對猝死事故的保險——“壓力山大險”,主要針對20-40周歲人群,並且列出了十大猝死高危行業。但比起購買保險,回歸健康的生活工作狀態也許是更應該做的。北京的上班族郭女士就說,運動是自己緩解壓力的方式之一。
最新發布的2013中國高級經理人壓力狀況調查顯示,有更多的高級經理人通過慢跑或散步來緩解壓力,同時也更多的採用聽音樂、看電視或電影等休閒娛樂方式。這是從個人的角度來說。
從企業方面來說,為了關注和緩解員工心理健康和壓力,像組織郊遊、K歌等常規的集體活動,仍然被最多的企業所採用。同時,也有33.7%的企業積極為員工營造積極快樂互助的工作環境,比如把健身納入績效考核、在工作地點配備健身設施等。
http://www.wehealth.com.hk
  眾健醫學診斷及內窺鏡中心

2014年1月21日星期二

14%港人 有大腸癌前病變 中大首次篩檢 發病率高於歐美


大腸癌近年已經成為本港最常見的癌症,梁振英新一份施政報告提出要實施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中文大學醫學院過去四年邀請逾萬名50至70歲沒有大腸癌症狀的 市民參加大腸癌篩檢,結果發現14%市民有癌前病變或癌症,認為已經響起警號,呼籲50歲以上市民接受檢查,及早治療有助降低死亡率。 
記者:梁德倫
中大醫學院獲賽馬會資助1,600萬元,於2008年至2012年期間推出全港首個大腸癌篩檢計劃,最終免費為10,732名年齡介乎50至70歲、沒有 大腸癌症狀的市民完成大腸癌檢查。中大醫學院為其中55%參加市民作大便隱血測試,餘下則直接以大腸鏡檢查。
結果顯示,1,512名參加市民證實 已患癌前病變,比例多達14%,大部份是在腸道找到俗稱「瘜肉」的大腸腺瘤,其中24人更證實患大腸癌初期甚至晚期。負責篩檢的中大賽馬會大腸癌教育中心 總監黃至生教授指,結果為港人健康響起警號,「過去香港大腸癌嘅發病率都較其他地區高,今次結果證實港人發病率的確較歐美等國家高」。

篩檢有效降低死亡率

黃至生指,國際文獻已提出,若推行大腸癌篩檢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最多七成,故相信日後本港推行相關計劃,有助改善大腸癌治療效果。港府在施政報告提出 推行大腸癌篩檢先導計劃,雖然尚未明言參加者年齡,但黃至生認為基於公共醫療財政角度而言,參加者年齡定在60至70歲也可有效找出潛在患者,「醫學界提 出50歲就開始做檢查,但始終都有一個費用存在,而且60至70歲可以搵到更多早期患者」。

40歲高危人士應檢查

醫學院副院長胡志遠教授表示,美國已推行大腸癌篩檢30多年,近年大腸癌發病率已呈下降趨勢。他指,大便隱血的準確率在八成左右,大腸鏡則為99%,故兩 者其實都是有效的篩檢診斷工具,相信日後本港的篩檢先導計劃也能符合效益及醫療系統的負擔能力。
中大近日已再獲捐千多萬元,將推行新一輪大腸癌篩 檢計劃,打算招募5,000名介乎40至70歲的市民參加。黃解釋,國際有醫學文獻提出,若屬於肥胖、糖尿患者或有脂肪肝問題,都是大腸癌高危患者,建議 該類人士40歲便要接受大腸檢查,故今次篩檢定於40歲開始,以找出更多潛在患者。有興趣參加市民可於即日起至2月16日到中心網站登記或致電 31515666查詢。


http://hk.apple.nextmedia.com/news/art/20140121/18599965

2014年1月10日星期五

真係有「電腦肩」?! ---上交差綜合症

真係有「電腦肩」?! ---上交差綜合症
computer-shoulder
最近經常在電視廣告中聽到「電腦肩」這個名詞,世上真有此病?
打工一族朝9晚5兼OT,  長時間用電腦加上姿勢不正確,的確容易肩頸酸痛,肌肉緊張.  研究發現約60 % 電腦使用者也曾有肩頸不適.  但在醫學上, 根本没有「電腦肩」這回事! 廣告中所指的, 很可能為「上交差綜合症」(Upper Crossed Syndrome).

上交差綜合症 – 大解構
當坐在電腦椅上, 望住monitor時間長了, 好自然便會伸長頸, 「寒」起背, 甚至肩膞都縮起, 看看以下典型,例子:
computer-shoulder-muscle
這種壞姿勢,不止令你顯得無自信,還可使你肩頸肌肉非常疼痛、抬頭和舉手也有不適。長遠計有可能令頸脊提早退化!
輕鬆踢走肩頸痛
以下幾招可減低因用電腦引起的肩頸不適,還助你趕走上交差綜合症:

TIPS 1: 由改善姿勢做起

根據哈佛學院的建議, 改善姿勢是最重要一環。多運用剛才提到較弱的肌肉 :
  • 收起下爬 – 運用深層頸部肌肉
  • 挺胸, 直腰 – 運用下背肌肉
記緊肩膊要放鬆,用枱或椅子扶手承托雙臂可令肩膊更舒適。如經常都可保持這良好姿勢, 想有肩頸痛都幾難!


TIPS 2: 環境要配合

posture computer shoulder 哈佛學院同時指出若Monitor 位置不正以致頸部伸得太前,小則拉傷肩頸肌肉,重則可令頸椎骨,頸部神經,以至椎間軟骨受傷。
大家可自行檢查電腦屏位置-電腦屏幕頂部應與你的視線呈水平。
腰骨可用坐墊承托,或選擇有腰部承托的座椅, 防止「寒背」,幫助挺胸, 以改善上交差綜合症。
TIPS 3: Break 一Break,動一動
就算姿勢再好,環境再配合,始終無間斷地用電腦肩頸都會勞損。
最好每15分鐘轉換姿勢,起來飲杯水,上上洗手間,讓肩頸休息一下。另亦可做些簡單動作,鬆弛肌肉:
肩頸拉筋 – 每邊10 下,每次停10秒
胸肌拉筋 – 張開雙臂,每次停10秒
強化深層頸部肌肉
強化肩胛骨及背部肌肉 – 可用樽裝水代替啞鈴, 雙手向後,停留5秒,每次10 下
做到以上3個TIPS, 上交差綜合症離你而去!
(此為參考資料, 如有問題請向醫生或物理治療師查詢)


周夏茵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物理治療師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認清高踭鞋4大禍害

認清高踭鞋4大禍害
擁有修長的美腿是所有女人的願望,所以無論高踭鞋令你雙腳有多少水泡,長多厚的繭,有幾痛,女人都堅持要穿!不過,愛靚之餘也要知道它對你的健康所隱藏之危機。

禍害1:腳趾變形
high-heel
Victoria Beckham 很可能因長期穿高根鞋而令拇指旁關節變大(Bunion).
醫 學研究早已証實,長期穿著高踭鞋會令腳趾及腳掌變形。尖頭鞋款更對腳拇指產生極大壓力, 令拇指旁關節變大 (Bunion), 嚴重者會使腳趾公和第二腳趾重疊(Hallux Valgus Deformity),需動手術才可處理。腳趾變形不但不美觀,還帶來痛楚,影響步姿,不得不防!
bunion
禍害2:送你一對蘿蔔腳
韓國研究人員發現,每天穿著高踭鞋行5小時,而每星期又著多過6天的年輕女士,小腿前方肌肉比穿平底鞋的女子發達2倍!而高踭鞋使小腿後方肌肉長時間處於繃緊狀態,踭越高,腳也就越緊,感覺上也好像變粗了。所以,蘿蔔腳是這樣鍊成的。
禍害3:水腫
腳部血液循環好壞主要視乎腳踭活動的幅度和次數。不難想像穿著高踭鞋,其實是用腳尖走路,腳踭活動幅度自然減少,血液循環變差而出現腳部浮腫。巴西大學更指,長遠計可妨礙心臟健康。
禍害4: 提早老化
初 時你可能只覺得膝蓋,大脾位和腰骨有些酸軟。但久而久之,因這些位置長期受壓,變成勞損和退化。科學研究已說明,穿高踭鞋與退化性膝關節炎 (Osteoarthritis of Knee)和腰脊問題(Low Back Disorder)有莫大關聯。這亦暗示,愛靚唔愛命隨時令你未老先衰!
身為女人,你要我以後拒絕高踭鞋是絕不可能的事。但凡事取得平衡,盡量減少穿著來走路的時間,以及避免選擇後踭太高的鞋會是明智之舉。

周夏茵
香港註冊物理治療師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物理治療師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4年1月9日星期四

管理血壓身心健康



血壓上升 影響健康
高血壓,是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的一種疾病。那麼,高血壓與心臟健康有甚麼關係?心臟科專科醫生高偉釗解釋︰ 「血壓是指心臟將血液泵往動 脈時,對血管壁所產生的壓力。人們需要維持正常血壓,讓血液在體內運行,把氧氣和營養輸送到身體各處。血壓分上壓和下壓,上壓是指心臟收縮跳動時,將血液 泵入血管,從而令血管壁壓力上升;下壓則是心臟肌肉舒張時,所產生的血壓下降。據世界衞生組織標準顯示,上壓逾140mm Hg或下壓超過95mm Hg,便界定為高血壓。」

高醫生補充,高血壓會令心臟負荷大增,亦會令血管壁的壓力增加,令血管變窄甚至硬化,阻礙血液流動。人若長期有高血壓症狀,會形成惡性循環並引發其他的血管疾病,而罹患腦中風、眼底受損、冠心病、心臟衰竭、心肌梗死、腎臟損壞的機會,也較一般人高。
成因眾多 早作檢查
高血壓分為原發性及繼發性兩種,約9成患者為原發性高血壓,成因不明,或與遺傳、精神緊張和肥胖有關。而繼發 性高壓血則可能由 其他疾病引起,如:腎病、大動脈狹窄、糖尿病等;不良生活習慣,如長期攝入過高的鹽分、吸煙酗酒等,亦有機會令人患上高血壓。部分孕婦會在妊娠期間,會出 現高血壓症狀。
高醫生指︰「若親屬患高血壓,其患病機率會較常人高。香港人的飲食習慣,例如常吃快餐、濃味食物,攝取鹽分的分量,高於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攝取量的一倍,也是引發此症的重要原因。」
「有小部分患者會有頭暈、頭痛、疲累、胸口痛及氣促等症狀,但大部分都沒有明顯病徵。」因此高醫生建議,大家須定期量度血壓及作身體檢查,若發現血壓異常,應馬上求醫。
量度血壓 監測病情
高醫生補充︰「早期患者應至少每天早、晚各量度血壓一次,量度數據有助醫生決定藥方及藥物劑量,藉此控制病 情。若病情有改善, 可酌量減少量度次數。要留意,部分患者在家及診所量度血壓時,數據上可能有出入,如懷疑患有『白袍高血壓』的人士,即在診所或醫生面前量血壓,數字有不正 常波動者,建議使用24小時血壓量度儀以助確診病情。」
他解釋,目前多採用降血壓藥物治療高血壓,目的是為了防止血管硬化、腎病等情況。患者除了定期服藥外,也應建 立良好生活習慣,少吃 甚至戒除高脂、高鹽分食物,增加蔬菜、水果的攝取量,嚴格控制體重;因為肥胖會令血管有脂肪積聚,造成阻塞,令血壓上升,最好配合適量的運動來調整。
Source: 太陽報 http://orientaldaily.on.cc/cnt/lifestyle/20130403/00300_002.html

2013年4月3日星期三

人工受精

人工受精流程

婦產科醫生會根據不孕問題去治療病情,但當如果有輸卵管閉塞,睪丸有問題或男性精子過少,便需要接受體外人工受孕(IUF)。是指分別需於男性及女性抽取精子及卵子,受孕後再將胚胎放入女性子宮內。一般來說成功率大約三成,有一成多機會引致多胞胎。

如果檢查結果發現只是輕度精子問題或原因不明,醫生便會建議夫婦接受人工受精治療(IUI),女性於月經週期第三天開始每日接受注射來刺激卵巢成長,並進行超聲波檢查,直至卵巢成熟時男性便須要取得精子及進行洗精及將精子注射於女性的子宮宮腫內,一般成功率大約15%,最多可接受三個療程。

人工受孕注意事項

人工受孕過程可能會導致感染及多胎妊娠,發生率大約是10%,對胎兒數目多於兩個,可選擇減胎治療,但有機會引致其他胎兒流產。治療成功與否需視乎年齡。年逾40歲的女性成功率會較低,可能要考慮其他受孕方法。另外倘若無法取得精子,都會減低受孕成功率。

人工受孕或人工受精都需要一定的時間以針對排卵藥物來刺激卵巢卵子的成長,故在治療期間,會令人感到焦慮不安,精神上受到負擔及感到苦悶。有許多病例顯示,當夫婦抱以輕松地心情,抱有平常心的態度,輕輕鬆鬆地生活,閒時往外地旅游,結果可以自然懷孕,所以心裡因素在治療期間是非常重要的。






資料來源:polyhealth.com.hk/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