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星期四

嬰幼兒疫苗

寶寶免疫系統還在發展階段,無時無刻受到細菌病毒威脅,疫苗注射能為寶寶預防重大疾病及併發症, 例如輪狀病毒能引起腸道病毒感染,造成發燒、嘔吐及嚴重腹瀉及脫水;肺炎鏈球菌有機會造成永久損害,如癲癇、失聰及智力障礙。現時疫苗已發展至以最少的注射次數為嬰兒提供最全面的保護,亦為父母免除不必要的憂慮。







嬰幼兒疫苗

- 5
1 61混合預防疫苗
兩款混合疫苗均採用無細胞配方,能有效預防 BB 感染「白喉」、「破傷風」、「百日咳」、「小兒痲痺」、「乙型流感嗜血桿菌」,61疫苗更加入「乙型肝炎」,與傳統分開注射式疫苗比較,能大大減低疫苗注射的次數 (13針減至7),從而減輕 BB 因多次注射而帶來的痛楚及不適。

- 輪狀病毒預防疫苗(口服疫苗)
適用於6星期以上至6個月大的初生嬰兒,建議分別於2個及4個月大時服用。幼兒可於注射5161時,同時服用輪狀病毒口服疫苗。

- 肺炎鏈球菌疫苗
可以幫助預防嬰兒及幼童感染細菌性肺炎及腦膜炎

一歲以上疫苗

水痘疫苗,甲型炎,腦膜炎雙球菌,麻疹,流行性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等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22日星期三

兒科

要寶寶健康快樂地成長,除了注意日常清潔外,還要給寶寶定時接種疫苗,遠離傳染病,但寶寶免疫系統並不像成年人那般強壯,家長要時時刻刻作出警覺,因為即使小小的疾病也可帶來嚴重的後果。另外,環境因素亦影響著小朋友的心智發展,家長亦不可忽視。


服務範圍:


  • 兒科疾病
  • 呼吸系疾病
  • 青少年科
  • 兒童皮膚病
  • 心臟超聲波
  • 初生嬰兒疾病
  • 心臟病
  • 檢查及兒童發育評估
  • 住院服務及各項身體檢查 (九龍法國醫院,浸會醫院)
  • 小型外科手術


常見的兒科疾病 :


  • 傷風感冒
  • 鼻敏感
  • 氣管敏感/哮喘
  • 氣管炎/肺炎
  • 中耳炎/ 肩桃線發炎
  • 鼻竇炎/ 喉嚨發炎
  • 腦炎/哮喘
  • 皮膚敏感/濕疹
  • 風疹
  • 癬/灰甲
  • 腸胃炎
  • 手足口病
  • 水痘
  • 幽門狹窄
  • 腸套疊
  • 乳糖不耐症
  • 黃疸
  • 猩紅熱
  • 先天性心臟病/川崎病/心肌炎
  • 腎炎/腎小球發炎
  • 血尿/蛋白尿
  • 先天性甲狀腺功能過低
  • (過肥/過廋)
  • 發育遲緩
  • 語言遲緩
  • 過度活躍症
  • 自閉症/亞氏保加症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20日星期一

腸胃病及肝臟疾病健康小貼士


腸胃病及肝臟疾病於香港非常普遍,疾病覆蓋部位包食道、胃、小腸、大腸、肝、膽、膽管及胰臟。
你是否曾出現以下病徵?

食道癌的病徵
你是否在進食時感覺心窩處有不適?吞嚥過程中感到喉嚨有異物?曾試過因吞嚥困難而引致嘔吐?
胃癌的病徵
感覺上腹持續隱痛或脹悶不適?有消化不良的情況出現?曾經有吐血或排出墨糊狀大便?經常感到食慾不振?
腸癌的病徵
大便習慣出現改變?經常腹瀉或便秘?糞便帶血?糞便帶有分泌黏液?經常出現腹痛?
潰瘍性結腸炎的病徵
你是否經常腹痛?有持續或間歇性腹瀉?出現大便帶血?是否感到自已明顯消瘦?
消化性潰瘍的病徵
你是否於飯後或空腹的時候,上腹腔會感覺疼痛?大便變黑?
胃酸倒流的病徵
你是否經常出現喉龍痛、聲沙、久咳及哮喘?心窩處經常出現不適、脹悶或灼痛?
健康小貼士
  • 每天做一小時運動。
  • 多吃蔬菜、水果、五穀及豆類。
  • 減少脂肪攝取量。
  • 遠離煙酒。
  • 保持健康體重。
  • 定期接受身體檢查。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16日星期四

腸胃病及肝臟疾病

腸胃病及肝臟疾病是常見的都市病,工作繁忙、生活緊張,加上不良飲食習慣,導致很多人都會有胃痛、胃脹、肚痛、肚瀉、便秘等毛病出現。很多時大家都會忽略的這些小徵狀,往往是各種嚴重疾病的前奏。

常見腸胃病及肝臟疾病


癌症
食道癌
胃癌
腸癌
肝癌
小腸
克隆氏病
隱閉性腸胃出血
吸收不良綜合症
肝臟
乙型肝炎
丙型肝炎
非酗酒性脂肪肝
肝硬化 / 肝纖維化
膽囊炎
上消化道
消化性潰瘍
胃酸倒流
消化不良
大腸
潰瘍性結腸炎
腸易激綜合症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14日星期二

常見腎疾病


  • 腎衰竭                     
  • 腎炎
  • 腎小球發炎             
  • 腎結石
  • 多囊腎                     
  • 糖尿病腎炎


你是否曾出現以下病徵?

1.       小便起變化:變得過多或過少,夜尿頻密(腎臟不能有效調節水份);小便帶血(泌 尿系統出血)或起泡(蛋白尿);小便時赤痛的感覺(尿道炎);小便排出小沙石。

2.       腰腹疼痛:可能因為包括結石、腎盂發炎或腫瘤引起。

3.       水腫(眼瞼和腳腫)

4.       高血壓

末期腎衰竭:食欲不振、作嘔、暈眩、骨痛、氣喘、腳腫、疲倦、昏迷及抽筋。

天然賦予腎臟有大量盈餘的力量,故只有當腎臟損失了超逾七成以上的功能時,才有症狀可見。這也許能解釋為甚麼對一些病者來說,腎病起初無聲無息,及症狀稍現,便已進入需要洗腎的末期階段。
治療腎病
藥物治療
早期的腎病,應及早對症下藥以防病性惡化。舉例來說;狼瘡腎炎及部份腎炎可用類固醇及抗瘤藥治理;高血壓可服用藥物來控制血壓。糖尿病者需嚴謹控制血糖。

飲食控制
當腎臟的損壞過了某個階段,即使消除原來的誘因後,亦會繼續惡化下去。到了慢性腎衰竭時,病者便須調理飲食,避免太鹹、蛋白質太多、鉀或磷太多的食物;水腫的病人則避免飲水過多。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9日星期四

腎病

腎臟是兩個至為重要的器官,一個腎都有大約一百萬個過濾器 (腎小球),負責把血液中的廢物及多餘的液體變成尿液清除;尿液貯在膀胱,最後經過尿道排出體外。腎臟同時也製造和調節荷爾蒙,以幫助控制血壓、製造紅血球,並幫助形成健康的骨骼。

腎病科服務 :
  • 血液透析(洗血)
  • 腹膜透析(洗肚)
  • 各類腎病的跟進及藥物治療
  • 各類水電解質失衡的跟進及藥物治療
  • 腎臟移植後跟進及藥物治療
  • 入院治療
  • 血漿置換術
  • 連續性腎臟替代療法 (連續性靜脈血液透析過濾)
腎病科程序及手術 :

  • 超聲波導向腎穿刺腎活組織檢查
  • 超聲波導向血液透析導管植入手術
  • 長期血液透析導管植入手術
  • 腹膜導管(洗肚喉)植入手術
護腎8大對策:

1. 多喝水,保持足尿量。
2.
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尿道受感染。
3.
注意飲食,少鹽少肉。曾患腎石者應避免高鈣、草酸的食物。
4.
避免併發症,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壓等,必須適當控制血糖及血壓。
5.
切勿胡亂服食藥物。
6.
及早治好及控制各類尿道阻塞疾病。
7.
及早檢驗(檢驗小便可發現血尿、尿白尿、糖尿等)
8.
及早治療。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7日星期二

痔瘡

病徵
由於痔瘡分為外痔及內痔兩種,不同的痔瘡有不同的病徵。有時更不會出現病徵,所以每個人都有可能有痔瘡而沒有察覺。

外痔較少引致大便出血,在肛門處可摸到腫塊,患者庝痛明顯,故較易察覺。 內痔患者大便有機會帶鮮血,較少感到疼痛,嚴重者更會因出血引致貧血現象,同時感到大便未能排清。

診斷方法
外痔只需目視便能診斷,而內痔則需指肛檢查,外科醫生用手指檢查肛門內部結構,同時可用大便隱血檢查及直腸鏡檢查,以否定大腸癌的可能性。

痔瘡槍手術
痔瘡是一種常見的外科疾病,隨着科技進步,現時有微創手術切除痔瘡(亦稱痔瘡槍手術),不但減少手術時痛楚,而且微創手術相比傳統手術傷口較小,復原時間短,完成後可以即日出院。

在進行痔瘡手術前,外科醫生會替病人照腸鏡,以確定痔瘡成因,因痔瘡可能是直腸癌病徵之一。痔瘡手術可以在局部或全身麻醉下進行,整個過程大約45分鐘。手術完成後病人可回復正常飲食及活動,待觀察6至8小時後,便可出院,有時外科醫生會建議病人留院觀察。


手術風險 因痔瘡手術是永久性的,一般手術後無需做傷口護理。手術的風險與一般手術相若,主要是傷口發炎,出血等等。女性特別注意的是痔瘡槍手術可能有機會刺穿直腸甚至子宮,但出現機會極微。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3日星期五

小腸氣

小腸氣(疝氣)亦稱脫腸,常見於男性,因男性的腹股溝位置有一條先天性管道未有正常閉合,當腹腔壓力增加時,一部份的小腸有機會經管道跌出,令患者腹部隆起、腫脹,出現小腸氣。女性患上的機會相對較低,大概為男性的十份之一。

病徵
小腸氣患者大腿內側會腫脹,當平臥時便會消失。病人在咳嗽或長時間站立後會感到不適及痛楚。有部份小腸氣患者會感到劇痛,作嘔或發燒。小腸氣如無適當醫治,會致腸梗阻而致腸壞死等併發症。

診斷方法
通常外科醫生會替小腸氣患者作檢查,了解病人站立及平臥時腫脹的程度。另外若懷疑有小腸氣亦可作超聲波或電腦掃描檢查。


小腸氣手術

傳統小腸氣手術
一般傳統的手術縫補方式,是直接以縫線拉近腹壁破洞兩側的組織再加以縫合,傷口較明顯,造成傷口感染機會亦較高。






微創小腸氣手術

微創手術是利用腹腔鏡將人工修補網片以纖維膜填補缺口,造成的傷口較小,更可同時修補另一端腹股溝的疝氣缺口,病人一般可以即日出院。手術需要在全身麻醉下進行,視乎小腸氣位置。

手術風險 微創小腸氣手術的風險與一般手術相若,主要是傷口發炎,出血等。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

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大腸癌

在香港,大腸癌是第二常見的癌症,僅次於肺癌,死亡率則高居第三位,病發率更是全亞洲最高,這跟香港人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據統計,超過95%大腸癌的形成是腸內長了瘜肉,所以如能及早檢查及切除病變瘜肉,可大大減低腸癌風險。

病徵 大腸癌早期的病徵不明顯,但有些人可能會有以下徵狀。

1. 大便出血或隱血
2. 大便習慣改變
3. 腹部疼痛
4. 腸道阻塞
5. 體重下降

如有以上大腸癌病徵,都應向醫生查詢。


診斷方法
大腸內窺鏡檢查:醫生會將一條軟管伸入直腸,檢查整條大腸。醫生可透過末端的鏡頭觀察大腸內容是否有不正常情況。檢驗過程中,醫生可同時拍攝大腸內的情況,抽取活組織檢驗或直接切除瘜肉。


大腸癌亦可以透過大腸鏡和正電子電腦雙融掃描 (PET)來診斷。若確診為大腸癌,大腸內窺鏡有助確定腫瘤太小及所需的手術。

如懷疑患上大腸癌,醫生會因應病人需要使用鋇劑灌腸攝影,直腸鏡或大腸鏡,同時可能會抽血檢驗,照胸部X光,以確認癌症有沒有蔓延到肺部。

大腸癌切除手術
外科手術是治療大腸癌最常用的方法。通常手術會將有腫瘤的大腸切除,然後將兩個接口連接起來。部份直腸癌的病人可能要切除肛門,所以要另外做一個造口,讓病人通過造口排便,用以取代已切除的肛門和直腸。近年大腸癌切除手術多採用微創手術或在腹腔鏡下進行,一般只需於腹部開數個小切口,便可進行手術,大大減低出現併發症的機會。手術適合第一至四期的大腸癌病人,對晚期病人來說,大腸切除手術有助緩減病情,防止腸道阻塞。

手術風險
大腸癌切除手術大約3小時,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手術後,可能會有傷口發炎等問題。另外,大腸的接駁位有機會因接口不穩定出現泄漏,這時候需要進行修補。


本網站上的資訊僅提供教育用途。
你應該諮詢醫生有關的治療方法,而不應依賴網站上的資訊